第235章 看不惯的事情越多,自身问题越大(2/2)
如果候鸟能站在夏蝉的角度,懂得夏蝉是没有冬季,自然就能理解夏蝉的争辩。如果夏蝉能站在候鸟的角度,经历过冬季的寒冷,自然能理解候鸟的说法。你所认为的是非对错,只不过是彼此认知的差异。
在不同的认知系统里,和别人讲道理怎么可能说得通呢?又何苦白费口舌呢?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一个出生就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人,怎么理解得了辛苦一生也只是解决温饱的普通人的辛苦。
庄子说:“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就是告诫人们,境界要高一些,不要在世俗中争论是非。每个人都能看到的都只是自己周围和所认知的天空,你必须理解。你不能指望一个小孩子,拥有成人一样的力量。
一旦你的心胸能够包容万物,理解不同的存在,你的烦恼自然就没有了。人生大多数让自己看不惯的事,都是因为自己内心放不下那些与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不同的存在,所以心中才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庄子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很多时候,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给猴子橡子的“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一样,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不同罢了。宽容对待了,就不会看不惯了。
站在这个立场,有一种是非标准;站在另外一个立场,有另外一种是非标准。所以,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别人的好坏。记恨他人,就是给自己找罪受;看不惯他人,就是自寻烦恼。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存在即合理。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根据,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无是处的。世间的善恶美丑,不过是你的主观感受,从道的观点来说是相通为一而存在的。
在智者眼里,没有什么看不惯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要总盯着别人评头论足。陷在是非的泥潭里,只会蒙蔽自己的双眼。挣开杂念的束缚,用包容的心态看世界,看不惯的事情自然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