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罗贯中:我是穿越古今的“段子手”(2/2)
写着写着,我发现这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像是我的朋友,我给他们设计台词,就像是在跟他们聊天一样。比如关羽那句“关某虽一介武夫,亦知忠义二字”,写出来的时候,我仿佛就看到他站在我面前,一脸正气地说着这话,那感觉,别提多爽了。还有刘备,我写他的时候,总觉得他像是个“老好人”,但我又想,这乱世之中,怎么能少了点“腹黑”呢?于是我就给他加了点“内心戏”,让他有时候也会想想:“哎呀,我这仁义之名,是不是也太好用了?”哈哈,我自己都笑了。
书成了,我也成了名人,但您知道吗?我最开心的不是这个,而是看到那些普通老百姓,拿着我的书,一边看一边乐,有的甚至还能从里面学到点东西。那时候我就想,我这“段子手”没白当,至少,我给这乱世添了点乐子,也让后人知道,咱们老祖宗的故事,那是既精彩又深刻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农夫,他跟我说:“罗先生,你那《三国演义》,我读了三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味道。”我一听,乐了,说:“哎呀,那你可真是我的‘铁粉’了!”
晚年的时候,我回到了老家,开了个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偶尔也讲讲我那“张飞大战外星人”的故事,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我想,这就是我最好的归宿了吧,写书写累了,就说说段子,逗逗乐,人生嘛,不就是图个乐呵嘛。我还喜欢跟村里的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然后我再把这些故事加工加工,写成小段子,晚上的时候,就在村口的大树下,给大伙儿讲,那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所以啊,各位看官,您看我这一生,虽然没当过什么大官,也没发过什么大财,但我觉得,能留下这么一部《三国演义》,让后人记得我,让人们在茶余饭后还能聊聊我的故事,这就足够了。毕竟,咱们都是凡人,能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留下点笑声,留下点思考,那就没白活。我还记得我临终前,跟我的孙子说:“小子,记住,生活就像这《三国演义》,有时候你得像曹操那样霸气侧漏,有时候又得像诸葛亮那样机智过人,但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像刘备那样,心怀仁义,善待每一个人。”
最后,送您一句话,也是我写书的心得:生活嘛,就像这《三国演义》,有时候你得像曹操那样霸气侧漏,有时候又得像诸葛亮那样机智过人,但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像刘备那样,心怀仁义,善待每一个人。咱们都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但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不是吗?咱们都是这乱世中的一粒尘埃,但每一粒尘埃,都能有自己的故事,都能在这世上留下点痕迹。
好了,今儿个就聊到这儿,咱们下回分解,记得啊,生活再苦,也得乐呵乐呵,咱可是有着《三国演义》精神的人呢!下回咱们再聊聊我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段子,保证让您笑得肚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