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股市的量化交易与散户博弈(1/2)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量化交易正以迅猛之势改变着股市的生态环境。量化交易利用现代统计学和数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执行交易决策,消除了人为情绪干扰,其核心要素包括数据、策略、回测、执行和风控。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交易的速度和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效率。
量化交易的特点和优势
量化交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纪律性、系统性、套利思想和概率取胜上。通过先进的数学模型,量化交易可以替代主观判断,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筛选出能带来超额收益的事件制定策略,避免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例如,在高频交易和中低频策略中,量化交易能够快速处理大量信息,找到潜在的投资机会。此外,基本面量化策略深入挖掘公司的基本面数据,像财务报表中的营收、利润和资产负债情况等都是重要考量因素。
量化交易对市场的影响
随着量化交易的普及,市场逐渐被分为两个阵营:机构量化资金和散户游资。量化资金凭借资金实力、交易速度以及快速迭代的策略,在每次牛市行情中都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曾经的柚子(指市场中的大资金操控者)和牛散(指个体大户)在这种竞争面前甘拜下风。然而,这种局面也导致了市场的某种恶性循环。
为了应对量化资金的强大力量,散户和游资不得不转向更小规模、流动性较差的票种。那些不开两融(融资融券)、没有外资参与、连续亏损且成交量小的股票成为他们的目标。这导致市场上垃圾股频繁出现20厘米的涨幅,吸引了大量散户前来参与。然而,这种策略并非长久之计,股市也因此走向了一个令人厌恶的循环。
容量股与弹性股的变化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容量股玩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过去,散户和游资通常通过抱团容量中军来实现合力效应,而量化资金则通过弹性操作获取利润。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由于量化资金的介入,容量股的玩法变得困难重重。量化玩中盘股,换着拉升、换着砸盘,导致市场无法聚焦核心。个股的审美和辨识度不够,一旦达到一定标准,便会反手出货,博弈空间消失殆尽。这就是短周期的特性,一旦确定性消失,剩下的只有风险。
案例分析:贝因美与两面针
以贝因美和两面针为例,尾盘时的狠砸行为就是量化资金的典型操作手法。跟风被砸的中毅达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不仅让持有者措手不及,也给整个板块带来了不顺畅的局面。高度票坑人,然后走反包模式,比如国芳集团就是因为永辉超市表现太弱而被拖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