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病毒源头(2/2)
我倒是觉得他像袁绍。
虽然我刚听说他,但以我对姒忠的分析,他选择的人应该是前期的袁绍。”
“我说一个五世四公家族出身的人,你觉得不行。可是你又说了一个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人,这两人有很大区别吗?”
“汝南袁家跟弘农杨家可完全不同,袁家是标准的政治世家,杨家则是单纯的保皇派。
袁绍这个人作为继子,在家族中负责培养人望,早年一直在收留遭受政治迫害的文人志士,风评非常好。
嗯,就像你们世界受王麾下的朝歌城,收留各种为民除害但是违反律法不得不出逃的大侠一样。
大哥袁基作为家族继承人,继承了家族的人脉、官职等政治势力,弟弟袁术则是始终当做统帅培养,就任的官职也都是掌握兵权的军方统领。
朝廷有袁基,军方有袁术,作为一个为家族提升名望的道具,袁绍又有什么呢?
朝中上下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也只有那些未出仕的学子才是袁绍能够仰仗的资本。
但这个资本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可靠的资源。
他们不仅喜欢袁绍,也会崇拜祢衡、孔融、杨修这三兄弟。虽然主要是对祢衡的崇拜,但他们三兄弟确实也是一类人,只是后两者不方便抛头露面。
所以我的意思是,羽公子会因为家族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发现崛起机会的第一时间将家族利益抛在脑后。
也正是这样恶到极致的人,才会是姒忠选择并看重的继承人。”
“你怎么知道姒忠真的看重羽公子?毕竟那只是流言,完全不可信。”
“姒忠那种连自己家族的人都不信、做农协会长做到一百多岁的极致恶人,能够放出选定羽公子的风声,那就一定是相当看好他。
你总不可能告诉我,姒忠不知道这个消息,或者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没有管吧。
他那种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在意权力、地位是否在他的掌握之中,因为他有随时卷土重来的信心与实力,还有将一切牢牢掌握在手中的笃定。
但直到现在他一百多岁了都还没有放下手中的权力,那就肯定是心态上发生了转变。
因为自身实力的衰退?还是因为敌对势力的露头?或许是他的盟友那边出现了什么问题?
也有可能这三者都有些影响,但成因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姒忠现在的状态。
到了迟暮之年还无法将手中的权力松开,这种人怎么可能纵容这种‘逼宫’消息传播呢?
除非,这就是他自己放出的消息。”
“合理的推断,似乎你又通过我们的叙述,推理出了很多我和妫因没有详细说明的消息。”
“是推出了很多信息,但也要跟你们所知道的内容核对之后才能确定是否正确。”
“你能说出来那三个姒忠把持权力的理由,就代表你已经有一定把握了。既然如此,我就直接回答你,你推理得完全正确,但还不够。
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仍未知道,为什么姒忠在明知道那个男人设立了检测机制的情况下,还是要让逍遥城陷入即将被封印的境地。
要是逍遥城真的被封印一百年,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吗?”
逍遥侯揉了揉额头,他似乎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
“首先你要告诉我,仁民会长留下的检测机制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部分内容我们要是知道的话,就不会有后续这么多麻烦事了。”
“那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把我们请过来?早干嘛去了?”
“还是从头开始说起吧。
当初那个男人整合东州之后,并没有给姒忠什么实权。
但因为战时姒忠作为宗师级统帅其实出了不少力,功勋起码能排到前二十。
在那个男人还没有退居二线的时候,姒忠对他的安排自然是不会有任何不满,反而自己公开说这个安排是合理的,他并没有那么多功劳,不给那么高的荣耀和封赏也没有任何问题。
这时的姒忠便已经是在刻意扭曲那个男人的本意了。只是除了宗师们会察觉到背后似乎存在着某些问题,其他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反而是在心里为姒忠鸣不平。
之后那个男人发现很多人被腐蚀,便决定发动思想大解放运动。并且同时将姒忠的权力剥夺,让他远离权力中心,试图将农协内部有毒的思想清除。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当时的社会,从文学、教育、思想,再到经济、外交、市场,都已经落入了姒忠提前安排好的轨迹。
能够出现这种极度糟糕的局面,就是因为那个人,当时作为农协二把手的周家初代家主周天。
他没有堕落,却选择了跟姒忠完全相同的道路,并且决定全力保护并支持姒忠。
支持这个他眼中的‘好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