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长河之灯 > 第89章 附录:河村纪事

第89章 附录:河村纪事(2/2)

目录

1959年,灯花家开始建新房。捡狗被安排进山烧炭。建房放砖中断。

灯花卜筑建房,三年自然灾害而中断。

1961年,河村大饥荒,捡狗长女满秀及村里一老妪由于缺营养而病死。

五,运动

1962年,有财长孙蒜头17岁,农中毕业,老师调查毕业志向,母亲代答回乡务农,曾一度消极,后苦练珠算,毕业后被安排回生产队担任集体的保管与会计。

1964年,蒜头19岁,经历社教,社教工作组进驻瑞林,发动社员查干部。

1966年,蒜头21岁,看到红卫兵到处宣传刷标语,灯花叮嘱其不能轻易参与运动和斗争,更不能参与干部批斗。其叔书声43岁,仍在林业公司上班,娶陈氏女子,一生吃素。

1968年,蒜头23岁,全国爆发“文革”。罗光明当上瑞红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蒜头被选为革委会委员,与所有委员一起驻大队。群众开展政治斗争,监督党委政府。瑞红大队部书记杨忠达,主任赖甲桂,专心于组织生产。廖村召开群众大会。罗光明欲夺权,要求大队部交出党支部公章,蒜头劝阻,杨忠达与赖甲桂留住公章。革委会欲毀村部党组织及“四类分子”档案,蒜头揭露其阴谋。

1970年,全国开展“三查”运动。社员有以胡言获罪,以掉了领袖相章获罪,何喜翠由于苏区时期历史不清白,将被吊户,捡狗阻止,只同意开展批斗。何喜翠儿子远生劳动时弄倒领袖像而获罪。“三查”中,被查干部下放农村锻炼,来河村进驻,以躲避批斗。

1973年,蒜头28岁,回河村当生产队长,接受和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倡导拖拉机耕地和杂交水稻,在农业学大寨屡获先进,奖铁犁、毛巾。在队里开展农副合作,发展副业,在插秧时节开展农工互助,洪水时节社员帮人做排,插秧时回请排工助力插秧。上级要求社员人力不能外流时,依然让父亲带队外出放排,增加队里的集体收入。

1974年,全国知青下山下乡。来自上海、南昌、赣州、瑞金的知青,纷纷进入瑞林。

1978年,蒜头35岁,进入大队部,当上了农技员、管水员,在农田灌溉时负责田水管理,总结出“寸水分蘖,适时晒田”的技术,抽调到乡农技站,下乡指导时进驻竹山下,开展杂交稻田推广,众多生产队不接受杂交水稻,极力宣传推广。村子里有男社员家里办丧,替其下地,帮着下种,肯定社员尽孝传统,就像陈炽当年回乡丁忧。社员感动之后,帮助宣传杂交技术。

六,归宁

1981年,蒜头38岁,与大队部书记产生矛盾,被安排回家。

1982年,全国推行“家庭承包”,开始分田到户,蒜头回乡务农,从头学习农活。

灯花跟邻村的横背妇女打听陈贤泽,村妇正好是陈贤泽带养的姓宋的女儿,回横背告知其父亲。陈贤泽提着礼物至河村看望灯花,阔别近五十年母子重逢,说起当年救命之恩

1984年,瑞林大水。蒜头的次子敦煌小学毕业,这一年无钱买作文书,获语文老师赠送,开始练习写作。

1985年,家庭承包后,农村开始粮足钱紧,蒜头开始谋划副业。适遇洋陂大队干部由于开拖拉机翻车压死人,劳改释放后引来南昌牢友,运卖红花草籽,苦于无数可屯放,蒜头公路边的房子正好可用,遂议定引至河村。以出租房屋、亲友代售增加收入,周游梅江两岸村镇。蒜头一家负责客商伙食,餐补两毛,代售给付工资。蒜头家鱼干炒酸菜,诱惑客商胃口,女儿批评城里人吃相极差,一群粗豪之辈。南昌客商大行奸诡,以油料擦亮草籽,混以似草籽之沙石,白天睡觉,晚上拌籽。客商卖草籽之余,同时走村窜户行骗换假银元。蒜头一家发现机秘,劝止客商。灯花教育儿孙送走客商。

1986年,南昌客商离村后,蒜头参加排工,重新跟着父亲学习放排。排工无聊,

蒜头讲驻寨上村当农技员时听来的猴客复仇故事。村里一乡民以断棍打猴,三年后重来村里复仇,乡民借故离开,躲在暗处,意在知己知彼。乡民让家人观察,看到猴客取砖为枕,早上练拳时使出仙人摘茄、黑虎掏胸等招,遂回村交手,占了上风。蒜头放排买回一台收音机。

灯花病危,抬至厅堂。书声长子九生回乡,灯花突然醒来。是年灯花90岁,又活了12年。

1987年,蒜头次子敦煌考取师范学校,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学成功的人。

1990年,书声长子九生病逝,灯花痛哭。

2009年,灯花逝世,享年100岁。

2005年,敦煌进城工作。

2010年,捡狗逝世,享年91岁,敦煌在城里听到噩耗,回乡参加葬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