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此事甚为蹊跷(1/2)
李正阳犹豫地说道:“正厅级干部,邀请过来……”
胡晓云哼笑了一声并没有回答李正阳的问题,这个问题她也不好回答。毕竟每一个领导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领导整天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让人觉得难以接近,很难沟通;有的领导就和钟毅书记一样,面色平和,为人和善,让人如沐春风;有的领导也和张庆和一样,土里土气,领导想什么做什么,猜不着也摸不透,这是领导的自由。只是行事的风格有差异。
既然能和戚广林一起吃饭,胡晓云和李正阳两人自然都重视了起来。胡晓云看了看手表,时间尚早,便回到招待所里梳妆打扮。她脱了厚重的棉袄,换了一件红色的毛呢衣服,仔细地化了淡妆,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晚上与戚广林的会面。
到了六点半,戚广林准时前来,五十岁的戚广林身着黑色的长款大衣,显得格外精神。带着李正阳与胡晓云,三人一同来到了招待所包间。包间不大,但布置得温馨整洁,一张圆形的餐桌摆在中央,上面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这种饭局自然重点不在吃上面。戚广林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很有兴致地问道:“你们两个都是从基层来的,又从事白酒行业。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省每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白酒,要说白酒厂家数量,咱们省在国内都能排得上前面。但是要论白酒的品质,确实相差甚远,也就几家能拿得出手,在省内有那么一些知名度,放到全国市场上来看,没有一个主打的单品能够让全国消费者家喻户晓。这就是我今天请你们吃饭的目的,你们既然是干这行的,肯定有更多的思考。”
胡晓云看了一眼李正阳,眼神中带着一丝鼓励,说道:“戚主任,这次我们可不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对于白酒和酒类产业,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还很不成熟,希望您多指点呀。”
戚广林微微摆手,说道:“今天没有领导,你们就把我当长辈,今天就是要听实话、听真话,不听假话。”
胡晓云笑着说道:“戚主任,我们正阳总经理在酒厂干了几年,对白酒很有一些体会。正阳,你给戚主任汇报一下。”
李正阳抬手轻轻揉了揉有些勒紧脖子的领带,神色认真,开口说道:“戚主任,既然您想听实话,那我就斗胆把自己这些年在白酒行业摸爬滚打积累的浅显认识,给您详细汇报一下。首先,在白酒内在质量方面,咱们省的白酒品类繁多,可品质参差不齐的状况相当突出。就拿我这些年品酒的经历来说,咱们这儿的白酒和声名远扬的川酒相较,不管是口感的醇厚丰富程度,还是品控的严格精细程度,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就拿口感来讲,川酒诸味协调,层次分明,入口时的香气、口感的变化以及回味的悠长,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反观咱们部分白酒,香气单一,口感粗糙,酒液入喉,刺激感过重,回味也短促乏力,不少还是勾兑的酒。在品控上,我去参观过,川酒、贵酒从原料的筛选、酿造工艺的把控,到成品酒的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有成熟的标准,确保每一瓶酒都能维持稳定的高品质;但咱们一些酒厂,在原料采购时把关不严,酿造过程中工艺执行不到位,导致同一款酒不同批次间质量波动明显,这特极大地影响了我省白酒在市场上的口碑与竞争力,这一点,我们必须得正视并承认。”
戚广林听得极为专注,边听边微微点头,待李正阳说完这一点,他端起酒杯,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说道:“你说的这一点,切中要害,我深表认同。来,大家端起酒杯,为咱们今天坦诚的交流,干一杯!”说罢,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胡晓云此刻只觉浑身乏力,四肢酸痛,脑袋也昏昏沉沉的,感冒的不适愈发强烈。但面对领导的提议,她强撑着精神,嘴角扯出一抹微笑,端起酒杯,仰头把酒干了,酒水顺着喉咙滑下,带着一丝辛辣,却也让她混沌的意识稍稍清醒了些许。
戚广林放下酒杯,夹了一筷子盘中色泽诱人的菜肴,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后,他像家中长辈般,用筷子轻轻点了点桌面,和蔼地说道:“你们俩别拘谨,咱们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边吃边说。正阳,接着往下讲,你说得很在理。”
正阳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第二点,我认为在白酒的外在包装上,咱们和一些先进地区相比,同样存在差距。白酒的品质固然是决定其市场地位的核心内在因素,但包装作为展现产品形象的外在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大家的审美水平在提升,大家在买白酒时,除了关注酒的品质,包装是否美观、上档次,也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我们的新包装今天大家反应很好。我们通过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到,市场越来越有清晰的层级划分。像戚主任您出入的都是高端一些的宴请场合,这类饭局上,白酒不仅要品质上乘,包装也得彰显品味一些,这样与场合的高端氛围相匹配;而对于咱们普通群众来讲,他们用白酒解乏,更倾向于价格便宜、包装简约实用的产品;还有一些中端的应酬场合,根据应酬对象和目的不同,对白酒包装的需求也各有一些不同。假如啊咱们仅靠一种包装、一种产品定位去开拓整个国内市场,我猜测啊,会局限咱们的市场份额,难以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戚广林不住点头,眼中满是赞赏,说道:“很好啊,你从内在品质到外在包装,从市场分层到产品定位,都分析得十分透彻,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都考虑周全了。这也印证一部分人是先富起来,对吧?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想法吗?晓云同志,啊,你也谈谈自己的见解。”
胡晓云端起酒杯,微微欠身,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说道:“戚主任,在汇报之前,我先敬您一杯。您品鉴一下我们的高粱红,从口感、香气、酒体等内在方面,给我们讲讲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也好让我们有努力的方向。”她心里清楚,这敬酒既是表达敬意,也是推动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希望借此让戚广林对高粱红酒有更深入的感受。
戚广林自然明白胡晓云的用意,也不推辞。他缓缓端起酒杯,先是轻轻嗅了嗅杯中的高粱红酒,那馥郁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带着高粱独特的醇厚气息。接着,他微微抿了一口,让酒液在舌尖缓缓散开,细细品味酒的绵柔顺滑,感受着酒液从舌尖蔓延至舌根时,酒精热辣感逐渐释放,在口腔中形成强烈却又和谐的层次对比。咽下酒后,他微微闭眼,回味着口中残留的甘甜,那悠长的尾韵,带着高粱酒特有的清甜,萦绕不散。
片刻后,戚广林睁开眼睛,缓缓说道:“你们的啊高粱红酒确实独具特色,香气馥郁饱满,初闻时,这个啊浓郁的酒香瞬间便能抓住人的嗅觉;入口醇厚绵柔,酒液在口中的触感还是十分美妙的,能明显感受到其层次感。怎么形容那?这么说吧,巧妙地将清爽与浓烈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融合在一起,酒体醇厚,甜度也把控得恰到好处,就这些特点而言,作为省政府接待用酒,当之无愧嘞。不过,要说缺点的话,刚开始品尝的时候,酒中的热麻感相对明显一些,这可能会让一些第一次接触的群众不太适应;而且酒体较为厚重,不太适合像普通白酒那样大口畅饮,我看更适合小口慢酌,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综合来看,我觉得你们这款酒在定位上,完全可以朝着高端市场发力。”
胡晓云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感激,连忙说道:“戚主任,您的点评太精准、太专业了!我们回去后,一定严格落实您的指示,从白酒的包装设计入手,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与需求,开发多包装,同时调整销售策略,全力开拓高端市场,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正阳看着侃侃而谈的胡晓云,心中五味杂陈。在戚主任做出这番指示之前,齐永林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产品多样化的重要性,同意尝试调制不同口味的酒。但实际操作过程困难重重,孙家世代传承的酿酒秘方仅有一个,多年来酒厂一直遵循这个秘方酿酒,如今想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调整,迎合不同口味,并不是太容易。孙向东搞了几次,每次尝试,酒的味道总是难以达到预期,不是香气不足,就是口感失衡。调酒本就是一门极为复杂的技艺,要调出一款品质稳定、口感上乘的酒,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无尽的耐心与恰到好处的机遇,这其中的艰辛与无奈,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几轮酒过后,胡晓云脸颊泛红,眼神却愈发明亮,她微微坐直身子,说道:“戚主任,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啊,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电视啊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咱们得商报和晚报也贴近生活、更具时效,我看影响力也要超过传统日报。我个人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广告的作用。我们齐永林市长也十分重视这一点,目前正在考虑在省台上投放我们高粱红酒的广告。”
戚广林听后,微微点头,肯定道:“嗯,我非常赞成这个想法。你们拥有省政府接待用酒这块极具含金量的金字招牌,在省台投放广告,既能借助省台广泛的传播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又能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嘛。你们可以先联系,如果啊在广告投放过程中遇到任何需要协调的事儿,你们可以直接与我联系,我们家爱人在省委宣传部,正好和省台有一些业务上的对接。”
有胡晓云在一旁巧妙引导、热情回应,整个谈话过程轻松愉悦,氛围融洽,丝毫没有冷场。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就到了八点半,这顿饭已经吃了整整两个小时。戚广林看了看手表,三人共同举了一杯之后,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正阳,晓云啊,大过年的,你们不容易啊,我就不再多打扰你们了。你们来省城一趟不容易,这几天周边正举办庙会,晚上热闹,时间还早,你们啊去逛逛,啊,新年好,我啊,也给你们拜年了。”
听到这话,李正阳和胡晓云赶忙起身,将戚主任送到招待所门口。戚主任走到门口,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两人,问道:“晓云同志、正阳同志,啊,你们东投集团算什么级别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