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魏风华 > 第606章 玄甲吞城(四)

第606章 玄甲吞城(四)(1/2)

目录

魏定远元年十月二十七,一个骇人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西京道的核心地域,三万魏军骑兵全军西出居庸关,越过长城,将永兴、文德、怀安的辽军远远甩在身后,悍然取道壶流河,连克顺圣、定安、永宁,兵锋直指长青!

而长青离大同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里!

一万一人双马的西凉骑兵先锋军行军在前,开道破城,带上补给再度出发,两万轮换着休息的骑兵随后而至,彻底冲散匆忙间组织起来的防守兵力,然后继续行军,继续去下一座城池。

这样的流程上演了好几次,没有人能反应过来,因为那一万先锋骑兵像疯了一般行军,疯了一般破城!好像是察觉到己方的行踪已经彻底暴露,整个西京道核心地域的兵力都在围拢过来,所以他们也直接不再掩饰,而是彻底展现出骑兵没了退路之后所能拥有的可怕破坏力以及锐不可当的攻势。

最关键的是,这些魏人在有意识地破坏辽军的信息传递,他们在显露踪迹后往往第一个选择攻击的目标便是各地的交通要道枢纽,这导致往往消息还没传到下一座城池,他们就已经出现在了城门之外,暂缓马力之后,立刻朝着所有城门发动进攻,只要有一个城门没有关上被骑兵冲进城,无数手雷铺天盖地地在整个城池炸响,他们的战略,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让整个城池失去反抗能力,给后面的骑兵扫清搜集补给的道路。

这和前半程的悄无声息比起来简直是两个极端。

当然,魏军的兵力终究不足以覆盖前进路上的所有城池,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消息传到了后方,所以大同以西的所有辽军将领都理所当然地慌了,如果说一开始他们还不清楚魏人发什么疯只派了三万没有后勤没有退路的骑兵进西京道,那么当他们在地图上标注出西凉铁骑经过的路线,打过的仗,就会意识到魏人的企图,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那最终的目的地--大同!

如果让这些骑兵端掉取代朝廷成为西京道指挥和行政枢纽的大同,再加上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西夏与魏国,一切就全完了!

没有人再敢观望,原本落在西凉骑兵后面的所有兵马都疯了一样朝着魏军汇聚,大同西侧也筑起了好几条防线,这一切都是在短短数天内就完成的,而让辽人感觉到庆幸的是,刻意隐藏了踪迹甚至还兜了一个圈子的魏军在防线形成的当天夜里就对长青城外的渡口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如果不是因为长青城的守将还算是个合格的将领,那么也许魏军已经越过这里,直接杀到大同城下了!

就差一步。

反应过来的辽人一阵阵的后怕,要知道大同虽然是西京道第一雄城,但之前受到数次难民的冲击,以及被抽调了许多兵力用来防备西夏的进攻,大同还真不一定能及时反应过来将那三万骑兵挡在城外,辽国本来是以骑兵起家,如果真的被西凉骑兵做成了这件横穿西京道直接打下枢纽大同的事情,那么西京道的辽人就真的要被后世笑个几百年了。

但在紧张惊恐后随之而来的是放松,因为每一个辽人都知道,挡下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魏人的进攻虽然出其不意,这一路穿插势如破竹,但也只是占了西京道乱象横生,首尾不能相顾的空子而已,只要提起足够的戒备心,当前堵后追的辽军完成合围,到时候夹击之下,魏军必败!

三万西凉铁骑?越不过长青,说什么都没用!

很多辽人都是这样想的,在大同西侧接连布置下好几条防线的辽将们也是这样想的,甚至连大同城内的西京道主事人--也是这般想的,在意识到魏军的进军很大概率止步于长青后,他们就收回了目光,将视线投注到了南方的朔州。

没错,魏军进西京道,慌起来的不止有他们,还有另外一个人。

当知道三万西凉铁骑悍然越过洋河,兵锋直指大同的时候,萧弘还在朔州准备送又一批平民去死,大同的情况已经恶劣到了极点,当初被放逐的那几十万难民一部分死在沿途,一部分散落各地,但大多数都聚集到了大同这唯一有能力供养这么多难民的城池下,然而让他们绝望的是,为了守住西京道,大同里的辽人并没有心软,所以他们只能在附近徘徊着死去,而举起反辽大旗的萧弘就是这时候走进的西京道,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用自己出力,也可以让大同千疮百孔以此来为自己创造拿下西京道契机的机会。

不知道是不是当初的事给他留下了太深的阴影,所以萧弘已经不再是那个喜欢冒险的年轻将领,他更希望事情能有近乎圆满的成功率,所以哪怕死在大同城外的难民已经有十来万,他也不打算实实在在地打一次大同--然而就在这时候,魏国出兵了。

萧弘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意图已经被那位魏国的靖王识破,所以理所当然地派兵进西京道捡起了漏,他能想到拿下大同便拿下西京道,顾怀能不知道?此刻的西京道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虚弱时刻,如果不是忌讳北伐的同时西线起了战事可能会影响大势,实际上先打西京道对于魏国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萧弘以为顾怀会再等待下去,然而他没想到顾怀居然真的有这种魄力双线开战!

消息传进朔州的当天他就砸了自己眼睛里能看见的一切,那种忙碌算计到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的感觉几乎让他疯狂,他甚至生起了帮助辽军抵御魏国进攻的念头--但这种念头随着军情的进一步送达渐渐被按下,因为萧弘发现,魏国来的只有三万骑兵。

没有后勤,没有退路的三万骑兵。

能打下大同么?不确定,但考虑到他们需要横穿六百里,绕过十余座城池,还要面临辽军疯狂的围追堵截,那么答案就很明显了--不太可能。

所以在极致的愤怒过后,紧接而来的是狂喜,萧弘不知道那对于他来说宛若天顶阴云一样的顾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昏着,会冒这样不必要的险,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一瞬间就意识到,打大同的最好机会,来了。

三万骑兵在西京道东部地域横冲直撞,西夏的进攻仍然没有停下的迹象,无数兵力被吸引被抽调,大同防御必然空虚,所以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突然打破他计划的灭顶之灾,而是顾怀给他送来的天大助力!

尽起朔州之兵!收拢流民来作先锋!只要那三万骑兵继续被拦住,被阻碍,大同就是他萧弘的!

三万步卒,五千骑兵,加上数万难民,直接朝着大同进发,而在大同的西侧,一直坚持不懈进攻的西夏也意识到了什么,重新回到前线的西夏年轻将领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回想起之前与夏则的那些对话,他也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加大进攻力度,横跨河套,兵围大同!

整个西京道的核心地域,彻底乱了。

......

薛五伏在马背上,躲过身后射来的一只暗箭,想也不想就取下火枪,还了一枪回去。

身后的辽国斥候中一人应声落马,可薛五根本不敢耽搁,只顾着催马奔驰。

眼角余光扫了扫,薛五的心有些沉,除去刚才有些贪功离了队列被他射下的一骑,居然还有整整七个辽国斥候紧跟在他身后!而在那个斥候被射死之后,这几人明显小心了许多,稍微拉开了和薛五的距离,不远不近的缀着。

薛五心里暗骂了一声,作为军中最为精锐的斥候一员,他和辽人打惯了交道,自然知道被七个辽人斥候缠上意味着什么,他把火枪挂回了马上,眼下这个距离风向和马速,根本不可能射中,没有必要再浪费铅弹。

从昨日大军在长青外受阻,被迫突围开始,薛五就被这几个辽国斥候缠上了,作为最先发现辽人的斥候之一,他很幸运的被身后同为斥候的辽人追了整整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