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明州(2/2)
据说手工织布有着近5000年的历史,而棉布的工艺又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共有大小72道工序。
海月并不清楚这些复杂的工序,也不知道复杂工序背后所要付出的耐心与坚守。
也许和斫琴一样,有些手艺是不能丢失的,更是需要一大群人去守护的。
“大叔,你这是在织布吗?”
“是啊,这个步骤是纺线。”
“我可以试试吗?”
海月兴奋得像个孩子,因为大叔同意让她操作了。她可是第一次纺线,紧张又新奇。
午饭后,一行人告别了农户夫妇。他们很快在明州城内入住客店。并以最快速度:前往明州码头。
在向码头负责船运的人那里打听到,半个多月前有一伙人坐了他们的船。但是遇上海浪与大雨后便折返回来了。现在正在明州酒楼陪几位古琴爱好者喝茶聊天。
“该不会说的就是大爷他们吧?”
陈汐有点激动,能找到人是再好不过的了。
徐清明身边有两个侍从,一个相当于是保镖,一个负责他的日常生活。
其他人也就五六个伙计,有斫琴师,还有负责运输的师傅,另外还有徐府琴馆里一向帮忙接洽生意的得力助手。
“我们去酒楼吃饭。”
徐清辉已然有了主意,淡然道。
他不说还好,一说完,海月立马就觉得肚子咕咕叫,面部表情都变得活跃起来“我好饿,我们走快些。”
“你走那么快做什么?可知道咱们是去哪家酒楼?”
李挚钦拉了拉身上的披风,这里虽然气候要暖和些,可是靠近码头的位置,风却很大,这吹在身上脸上还是非常有寒意的。
“我不知道,难不成你知道?”
“走,我来带路。”
这明州很大,虽说不算熟悉,可是明州有几处酒家却非常出名,谈生意或者宴请客人都是在这几家。
李挚钦也不多问,径自让陈汐把马车停靠在一家写着“明州鲜”的酒楼。
“李先生,你确定是这里吗?”
“陈汐,尽管这里下车。你让店家好生招待马匹,我们先进去,一会你速来。
“是。”
海月见徐清辉很自然地吩咐陈汐做事情,似乎一点也不怀疑李挚钦的判断,这真是怪了。
莫名地,她为两人之间的友谊和默契感到有些酸涩。多么好的感觉啊,自己的好朋友金甯还有李志成却不在身边。
“这里是海鲜楼?”
进了店里,海月发现很多食客面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海鲜大餐。
“这明州靠海吃海,海鲜向来是有名的。谌娘子出门少觉得有些意外,也不足为奇。”
李挚钦一副你见识少不打紧的傲慢,让海月有些不舒服。这个大男人主义的家伙,搞得她没吃过海鲜一样。
“这有什么,我没来过明州,难道还会不认识这些海货吗?而且明州吃海鲜本就自古有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海月不甘示弱,李挚钦见店里客人纷纷投来眼光,也明白不适合多言,于是打哈哈表示海月说的对,讲得好,轻易把话囫囵过去了。
海月也感觉到了陌生人的视线,只好顺着坡下,不再与李挚钦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