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宗正(2/2)
郭琼没有明言,但郭氏父子都知道他的意思——历经数十年战争的武夫们多有暗疮隐疾,寿命普遍不长,而高行周已年近七十,已经算是高寿了。
郭信很快想起去年在郓州见到齐王时,齐王甚至需要身边有人在耳朵边传话才能听见,且精力不足以撑过一场晚宴。如此看来等齐王老死,届时调换山东三镇还真是一个合适的理由。
只是涉及藩镇调动这样的国家之事,此时还不能够仅凭皇帝的意志便加以实现。郭威很快就不再这个话题上多言,当即传唤曹记恩,叫他从内库取金银锦衣赐予郭琼,并下诏为其加金紫光禄大夫。
郭琼领旨谢恩而退,郭信却被留在殿上,待郭琼走后,郭威便问道:“刘铢不日将到东京来?”
早就知道郭威有自己的一套情报渠道,郭信也知道这方面大抵是由自己那个一直难见上一面的小舅杨廷璋在主持,但此时得知郭威连这样的事也清楚知晓,不禁稍稍吃了一惊。
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郭威再次捋须道:“刘铢毕竟曾居高位,陕州又是重地,我岂能不叫人看着?此番叫他回来,则是因为藩邸里刘铢的女儿?”
“孩儿惭愧。”郭信表情十分尴尬,他当然有别的考虑,但此时却是不好说出口的。
“你这个孩儿,”郭威似乎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笑,“刘铢已不适合再在朝廷为官,不过他有儿子,叫其子暂在将作监里寄禄,先瞧瞧能不能用,日后再说其他的罢。如此二郎可以交代了?”
郭信抬头,看见的是那因劳累而眼纹深沉的面孔上,呈现的却是肉眼可见的宠爱。
郭信一怔,离开座位拜道:“孩儿知错了。”
“为父者不便说你,还是好自为之罢。只是待符家女入门之后,二郎多诞子嗣才是真正要紧的大事,二郎可要放在心上。”
在做父亲和丈夫上,郭威属实是无可指摘的人,郭信当即道:“孩儿谨听阿父教诲。”
郭信说罢把头低得更深,心道:自己最近和崔刘两个小娘已经很努力了,至于符金缕,他当然更要放在心上。
“二郎这两年所言军机国事都很切中要理,东西征战用兵亦不俗,差不多可与你荣哥儿一样独当一面、为国重臣了。不过朝廷之内有阿父与诸位宰臣操持,二郎往后还是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郭信张口想说什么,但还是俯身道:“父皇圣明,孩儿告退。”
离开文德殿,郭信正遇上送走郭琼的曹记恩回来。
曹记恩走到近前行了礼,突然道:“刚才奴婢送宗正出宫,路上宗正说起了殿下好话哩。”
郭信闻言颇感意外:“哦?宗正说我什么?”
“说郭郎是他见过年轻武将里最会用兵的,打仗班师回来,一路收捡降卒,部下将士能比出征前还多。奴婢闻言对殿下也十分敬佩!”
郭信顿时一阵无语,郭琼刚在殿上释然的模样果然是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