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残破圆明园咸丰帝驾崩(1/2)
第784章 残破圆明园咸丰帝驾崩
【若以当时和今日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准则为标准《天津条约》里这些不平等条约损害中国利益最为严重者,即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降低关税和船钞、战争赔款等内容。】
【损害中国利益较小者,是增开通商口岸、准许外国人到内地等内容。】
【最轻的公使驻京,就是外国大使要进京换约(修约)及建立使馆驻在北京。】
【但在咸丰心目中,情况却正好颠倒过来。】
【只因为英法为避免当年的“跪拜礼”问题重现,特在《天津条约》中注明:外使可行西礼。】
【也就是说,洋人见咸丰不会三跪九叩。】
……
{服了,怎么还纠结于天朝上国的那一套虚妄礼节他爸不就因为此事挨过揍吗,他怎么如此不长记性}
{当时的西方人认为,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是一种污辱,表示着臣服性的宗藩关系,因而坚持用西方使节见君主的三鞠躬礼。}
{而三跪九叩是藩使见宗主的礼仪,但又不是藩使见宗主的专用礼仪。}
{它是清朝唯一的正式朝礼,不用此礼,就是对中国皇帝轻慢。}
{这种礼仪之争在今天很容易被看作一个小问题,但在当时的“天朝”是非常之事,是牵涉到大是大非的政治性原则问题。}
……
大清咸丰时期
“化外蛮夷!”
咸丰当然知道西方臣子见君主也不过三鞠躬而已。
但这只是没有教化不知尊卑犯上作乱的夷俗!
“让朕面对一个鞠了三个躬便站着说话的夷使”
“这不仅仅是对朕个人的亵渎!而且是对大清朝的污辱!”
“若让此等事情发生,朕又何颜以对列祖列宗!”
他拍着自己的胸口,咳嗽两声,又气急道:
“若让此等事情录于史书,岂不遗臭万年”
“就是让那些饱读经书的臣子们见到此光景,朕今后还有什么威信!”
“咳咳!咳咳!”
咸丰气的急了,咳嗽不停。
……
大清光绪时期
慈禧眼中眸光不定。
乾清宫内也是晦涩不明
“中国的皇帝决不能面对一个不肯跪拜的人,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那是对礼的破坏。”
“礼崩乐坏是王朝灭亡的征兆。”
光绪忍着心中怒火,言语中带着软钉子道:
“据这种思路想下去,我们还会发现,天朝上国的对外体制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外封闭,只有关起门来才可以大胆地自吹自擂。”
“可通商口岸的增加早已对封闭产生破坏了。”
慈禧怎么会听不出光绪的不满,她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笑道:
“皇帝知道祖宗基业是怎么来的吧”
光绪的脸色有些僵硬了。
慈禧也冷下脸道:
“外人到内地游历,华夷混杂,不易控制。”
“你认为那些种种叛逆思想的传播开来,对爱新觉罗家就好吗!”
“里通外国、合谋图反的事历史上出的还少吗!”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安排的那些事”
光绪心中惊慌,脸上僵着神色不声不语。
慈禧冷哼一声,拉长声调。
“咸丰皇帝可不是被个人情感所左右,他考虑的才是大清利益。”
“礼不可废!”
……
【洋人的态度让当自己是“天下共主”的咸丰相当不爽。】
【要说为何道光吃过的亏他还不长记性。】
【一是自古以来的观念不好调整,二是咸丰也有点被惯坏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的十年里,几个小属国依旧来北京朝贡,像朝鲜几乎年年来,越南和泰国隔三岔五来一次。】
【这些小国对大清的敬畏感给了咸丰信心,所以咸丰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万国来朝的皇者尊严”受损。】
【于是咸丰派人告诉联军:换约没问题,但你们必须得按藩属国朝贡的仪式入京!】
【不过战败者哪有发言权,联军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咸丰的要求:我们不会接受任何贬低使节身份的接见仪式,为保证这一点,我们要派军队随行保护。】
……
大秦。
嬴政开始思考一件事情。
“你说咸丰的想法对吗”
刘邦摸着胡须看着天,不说话。
嬴政等半天没回应,扭头一看。
行,老泥鳅装傻充愣有一手。
“刘邦……”
刘邦立刻低头道:
“若按自古以来的话。想法是没错。”
“既然天子为天下共主,那么英、法等国的地位不会高于天朝的一个郡县、一个省。”
“所以那什么广东省与英、法交战,江苏省与英、法交好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哪怕是那轻易允诺的什么最惠国待遇等不平等条款。”
“也是自古以来天子怀柔远人而施予的恩惠。”
“但陛下,时代变了。”
嬴政负着双手静静听着。
而身边随侍也都很自觉的退避三舍。
刘邦眼角一抽,硬着头皮继续道:
“依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即使出现了群雄并立的格局,那也必自称正统,视对方为贼……表现出……汉贼不两立的气派。”
嬴政听到“汉”字就下意识往怀里掏,等掏出了一个陶瓶才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
他黑着脸看了一眼陶瓶,一扬手。
瓶子划出一条抛物线飞出宫墙。
刘邦假装看不到继续说着:
“尽管出现过苏秦、张仪、晏婴等使节,但办理的都是诸侯之间的外交,并且是为解决危局而临时派出的差使。”
“换言之,咱们从未有过常驻使节的概念。”
“因为常驻在对方京城的……”
“额……只有监国之类的太上皇……或……或……”
刘邦觉得后面两字说出来,自己也就可以告别这个美好新世界了。
嬴政太知道后面两字是什么了。
他双手按着宫墙,看着那摔碎的陶瓶与散落的药丸。
牙缝里迸出难以启齿的二字。
“质子…”
而这些带兵要挟常驻京师的夷使,又究底归于哪一类呢
……
【咸丰心想,既然好说不行,那就来阴的吧。】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想到了上次帮他克服危机、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战功赫赫的科尔沁博尔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
【咸丰九年五月二十五(1859年6月25日)天气晴,英、法炮艇从清晨起就在大沽口内进入。】
【僧格林沁牢记咸丰的最高指示,很好地利用了英法联军的轻敌之心、地利和人数优势,真在天津大沽口一带把英国人和法国人给揍了一顿。英法联军因此退出天津待援。】
【此战,清军共击沉英、法炮艇三艘,重创三艘,毙伤侵略军四百八十四人。】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在对外战争中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大沽口的胜利,使咸丰非常自信。】
【咸丰九年七月初三(1859年8月1日)谕令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何桂清,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作为罢论”,英、法若“自悔求和”,只能按照《中美天津条约》另订新约,而且只能在上海互换!】
【因为《中美天津条约》只不过多开放了两个口岸(台南、潮州),没有长江开放,没有内地游历,没有赔款,更没有公使驻京。】
【咸丰感到自豪起来了。】
……
{咸丰的局限性让他一心只在乎他的都城是否安全,大清的疆土多一块少一块似乎并不重要。}
{只要没有进犯到北京城,他就觉得这个天下还是他的,对外来的侵略者,就像是一个苦苦等待的暗恋者。}
{心仪的人随意的一个回头,都误以为是在看她,并产生无限不切实际的遐想.…}
{醒醒啊!你的天下已经开始被蚕食了!你的任何一种决策都让后代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多背诵一条不平等条约了!}
……
大明。
朱元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咱怎么感觉这孩子有点虎呢”
“谁能告诉咱他究竟自豪在哪里”
“是雪耻了还是被割的土地拿回来了”
马皇后与朱标对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
……
大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能明白一点咸丰的心态。
内忧外患的种种压力早已让人疲惫不堪了。
他不知道咸丰是否后悔过做了皇帝。
但可以肯定,如果他不做皇帝,他个人会多一分平常,也就是多一点欢乐。
“皇帝啊……”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悲伤倾诉于密友、家人、幕僚,以减轻内心的压力。
但皇帝不行。
他不能透露出丝毫,必须以镇定自若的神态来统御天下。
只能将一切苦衷伴着冷酒,全部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英法联军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英国和法国时,均引起强烈反响。】
【从咸丰十年(1860年4月)起,英法联军陆续开抵中国沿海,其中英军集中了军舰七十九艘,陆军约两万余人,雇运输船一百二十六艘。法军有军舰四十艘,陆军七千六百余人。】
【五月,英法联军已集结完毕。英军军舰七十艘开入渤海,大连驻扎陆军一万一千人。法国军舰已大部进入渤海,在芝罘驻扎陆军六千七百余名。】
【咸丰十年五月初八(1860年6月26日),英、法两国政府通告欧美各邦,对中国宣战。】
【见英法联军势众,咸丰的态度顿时软了下来,他命令直隶总督向英法当局传话,说“大皇帝宽其既往”,英法代表可“由北塘进京换约”,不再讲什么废除条约了。】
【但如今英国人和法国人所要的已经不再是换约,而是一场战争。】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做着深呼吸,压抑着怒火。
“就这他有什么可自豪的!”
有心算无心,一时赢了有什么好自豪的
军制、枪炮、防守,都没有改变,对方有备而来后还能让你再阴一次吗。
“还宽其既往……”
打输了也照样是他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