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火中取栗(2/2)
刘敬宣早就有心结识,等他从京口前往建康,杨安玄却从建康去了京口,后来又去了洛阳,现在已是汝南太守了。
半个时辰后,卢壮面色惨白地登上刘衷的朦冲舰,下令让出巡江营,带着巡江营五百将士逆流而上,前往靖安镇暂避。
王恭起军的奏疏递至建康,虽然早有预料,但鞋子落地还是让人惊惶不安。
九月二日,朝庭以司马道子加黄钺,坐镇中枢;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率前将军王珣、右将军谢琰与桓不才、毛泰、高素等人北上占据竹里,迎战北府军;命右卫将军、吴郡内史王恺率两万从三吴新募之兵北上曲阿,牵制京口兵马;谯王司马尚之兄弟南下牛渚,攻击豫州兵马。
探马将消息陆续送来,谯王司马尚之兄弟于慈湖、牛渚、当利口接连大败豫州军,庾楷见势不妙,逃回历阳城中。
杨安玄拧眉思索,出兵是肯定要出的,这场兵变盛宴,若不从中分一杯羹,那自己枉为穿越人。
命令传至军营,众军磨拳擦掌,原来的安玄军更是纷纷请战,蒯恩、阴绩等人为谁去谁留争得不可开交。
…………
会稽王把头埋进沙子,回王府饮酒消愁去了。
司马元显得了委任,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将这些天在府中与张法顺商议的计谋一一抛将出来,中军出守竹里、石头城等要塞,从三吴募兵等等措施信手拈来,引得王珣、谢琰、车胤等人频频点头。
到达靖安镇后,卢壮让巡江营驻扎于此,自己却不敢停留,带着几名随从直奔建康,说是禀报朝庭叛军动向。
不过铁甲不能放着生锈,重新组建郡军后,杨安玄拿出铁甲分给营中屯长以上的将官。
江绩慨声道:“王恭身为人臣,一再起兵作乱,不可估息,朝庭应兴兵讨伐。”
等尘埃落定,自己说动王珣、谢琰,在外通过殷仲堪、庾楷威逼朝庭请自己进京辅政,达成一生所望。
“明日卯时动身,赶在亥时前能到达历阳城下,看看能否趁夜混进城中。”阴绩建议道。
“据依水镇上的探子回报,卢从事被困在巡江衙中。”
八月十九日,杨安玄收到五兵部的急件,让他率军南下做出攻打历阳之势,牵制庾楷大军。
自古以来朝庭对铠甲控制极严,私藏铠甲是重罪,西汉名将周亚夫就因为买盔甲欲做陪葬品而丧命牢中。
七月二十日,豫州刺史庾楷在历阳宣布起军清君侧,响应王恭。
眼下秋高气爽,轻骑一日至少可突进二百里,应该在五至七天内可以到达历阳城外。
至于补给,夏粮已入库,大军所食用便从沿途官府索要,事后让朝庭从税赋中扣除。
荆州兵马取江州,庾楷大喜,率两万豫州兵马于当利口渡江,占据重镇牛渚,派遣部将段方北上占据慈湖,威逼建康南部。
庾楷料定朝庭无法抵挡三家联军,怒道:“先帝驾崩之时,王恭赴山陵,相王忧惧无计,愚率军抵达京师,王恭才不敢轻举妄动。”
…………
心乱如麻、头痛欲裂,司马道子道:“讨伐王恭之事交予侍中、征虏将军司马元显。孤有些头痛,先回府歇息,有事速报孤知。”
汝南郡不到二千兵马,带足辎重南下到达历阳估计要有大半个月时间,劳师远征,等赶到历阳已是疲惫之师,不堪一战。
刘衷、周由、钱磊等悲愤莫名,不战而逃是巡江营的耻辱,可恨卢从事不是杨将军。
谢琰叹道:“世子殿下年岁虽轻,但果敢聪锐,有晋明帝神武之风,吾等不如也。此为朝庭幸事,可喜可贺。”
杨安玄召阴绩、蒯恩、孟龙符等人商议,庾楷败亡在即,若被谯王司马尚之先破历阳城,那他们兼程赶来便只能喝口剩汤了。
讨逆和平叛的大战徐徐拉开了帷幕。
囊中无钱,加上秦、燕、代等国对良马控制很严,即使有钱也难以大规模地买进,杨安玄暂时只能徒呼奈何。
万事俱备,只等西平应家提供的军械到来。应家答应在八月底之前提供百把砍刀、百杆长枪还有两万只箭只。
众臣异口同声要讨伐王恭,可是司马道子却知道朝庭缺兵少将,不是叛军的对手。
九月八日,戌正时分,杨安玄所率的轻骑赶至历阳城西五里外,疲惫不堪。
天色已暗,杨安玄下令众军下马歇息,阴绩自告奋勇前去打探消息。
半个时辰后,阴绩带来历阳城城门紧闭,城墙之上防守森严,没有看到朝庭兵马的消息。
以五百轻骑攻城是不可能,杨安玄想等天亮之后,看看能否以奉命前来的名义混进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