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七十二章口舌之争

第一百七十二章口舌之争(2/2)

目录

广威将军是五品,一般是太守兼任,虽然杨安玄没有直接任为太守,但广威将军之职提前授予实际是安其心。

一下子多出五百麾下,杨安玄站起身对着严、裴二人一躬到地,开心地道:“严、裴两家深明大义,愚深表感激。严恪、裴强都是骁勇之将,愚求之不得。愚暂命两人在军中任军侯,就统领自家部曲,等朝庭封赏下达后,再行调整。”

看到赵牙所扮的蔺相如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带回赵国,司马道子出声叹道:“蔺相如实乃国之干臣,若得此人辅佐孤,孤何惧秦人哉。来人,赐酒。”

建康,洛阳大捷的消息让朝野皆为之欢腾,夏侯宗之、辛恭靖,特别是杨安玄的名字通过妓楼酒肆渐为百姓所知。

殿中开唱《完璧归赵》,司马道子边喝酒边摇头晃脑地跟唱几声,好不快意。

…………

裴博接口道:“老夫次子裴强,亦愿率二百部曲投军,请杨将军收留。”

东堂,会稽王司马道子喜气洋洋,朝庭已经太久没有得胜的消息了。

一个时辰后,司马元显从朝堂回返,先来王府给父王请安,顺便把王珣等人商议的封赏结果报给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抚须微笑,对于自己从北府军分走三千兵马的谋划有些自得,这三千人马自然不能再回返北府军中。

司马道子心中满意,道:“杨安玄年纪尚轻,骤然提升为郡太守不妥,论功升迁为广威将军,到汝南任郡司马兼主簿,历练两年再说。汝南郡的原主簿和司马让吏部重新安排便是。”

见父亲斜倚锦榻一脸陶醉的样子,司马元显没有惊扰,悄声在侧席落坐,陪着司马道子一起看戏,不一会也看得出神了。

侍女端了酒来到赵牙身前,赵牙对着司马道子揖礼,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司马元显皱起眉头道:“王尚书令认为杨安玄刚升迁为伏波将军,不宜迁升太速,赏些财帛便是;车胤以为当按功行赏,杨安玄升为五品,其他人各说一词,争论不定,托愚请父王定夺。”

洛阳身处东晋北境,与秦、魏接壤,战事无年不起,东晋兵力不足,兵员素质不高,杨佺期任河南太守时大半时间都在征战中渡过。夏侯宗之接任之后,无日不惊,才会借助此次大捷,向朝庭提出内迁。

严恪胸怀大义,正气凛然,杨安玄十分喜欢他,笑道:“严兄若愿从军,愚求之不得,严兄定会建功立业、光大门楣。”

其实司马元显昨夜宿在王异处,两人聊起洛阳大捷,王异看似无意地提及,杨安玄既然如此能干,何不让他就镇守洛阳,可保朝庭无北面之忧。

“按照功劳簿,立功之人按制封赏;河南太守夏侯宗之镇守洛阳不失,调任襄阳太守,河南太守由辛恭靖接替;偃师裴、严两家赐匾,嘉其忠义,族中子弟择优入仕。”

尹纬看到姚崇,连忙带着随行官吏起身施礼。姚崇已知皇兄会派人来赎回自己,见到来使是尹纬,心中大定,笑道:“尹公不必多礼,你能来本公甚慰。”

司马道子问道:“杨安玄如何赏赐?”

尹纬眼神一亮,道:“杨将军所言甚有道理,两国相争凭得是实力,不过尹某此来是接齐公回国,倒是免不了费些口舌。”

司马道子沉吟片刻,问道:“安置在何处?”

分北府军的谋划借助杨安玄之手得以完美实施,看来杨安玄有枚有用的棋子,将其置于汝南,往北可支援洛阳、青、衮、徐、翼等州,南下则能钳制京口支援建康,仅凭汝南郡原本的千名郡兵显然不足。

驿馆秀林苑,夏侯宗之设宴款待尹纬,杨安玄、辛恭靖等人应邀出席,姚崇也被请了来。

车胤与江绩意气相投,两人闲暇时常在一起喝酒下棋,评论朝政、针砭人物。车胤对弟子杨安玄评价甚高,江绩因杨佺期之故对杨家人没有好感,两人没少因此争执。

签订协议若是有用这世间哪有纷争,车胤奏道:“此次和谈,朝庭有伪秦齐公在手,可以向秦国索要些好处。被秦所占的国土,若能归还自是最好,如若不能将姚崇换些马匹回来亦不错。”

笑吟吟地听着朝臣议论该如何庆功封赏,司马道子心中想着是否让杨安玄到中军统兵,有杨安玄这样的骁将在,晚间睡得也安心些。

江绩本是骠骑府的主簿,算起来是司马道子的旧属,此次江绩不附逆贼,司马道子决定诏其入京替代禇粲任御史中丞,削弱禇家在朝堂上的权势。

尹纬面不改色地道:“贤臣择主而事,吾朝天子乃英武仁德之主,愚倒想劝辛将军弃暗投明,在大秦方有用武之地。”

汝南郡是豫州所辖,豫州刺史庾楷是司马道子的心腹,将杨安玄置于豫州,增强了自家实力。

司马元显摇头道:“孩儿也是灵光一现,刚刚才想到。”

赵牙插口道:“愚听袁涛说,汝南太守周安年老体病难以理事,不如让杨安玄接任汝南郡太守。”

司马道子若有所思地道:“让杨安玄前往汝南时从洛阳带走一千兵马作为护卫,到达汝南郡后,对原郡兵进行择选,可募齐三千兵马,粮饷由豫州拨付。”

司马元显心想,父王对杨安玄真是看重,不过这杨安玄倒有几分本事,加以笼络确有必要。

想到这里,司马元显笑道:“父王,洛阳大捷杨安玄功劳不小,索性任他为副使,辅佐董怀与秦人谈判,待谈判之后再让他前往汝南任职,也让王尚书令不好置喙。”

“善!”司马道子抚须快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