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五十九章退守金墉

第一百五十九章退守金墉(2/2)

目录

姚崇年方而立,短髯如戟、面如铸铁,坐在马上,如同铁塔般壮实。

皇兄告诉自己,占据洛阳,对晋朝是个重大的打击,淮河、汉水一带便会归附,便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

姚崇扬鞭东指,豪笑道:“夺下洛阳城,与诸君痛饮。”

众人轰然应诺,姚崇策马扬鞭,朝着洛阳方向驰去,身后轻骑滚滚,荡起烟龙。

姚崇笑道:“檀孤,你不妨前去劝降,若能劝说晋人献城投降,当为首功。”

杨安玄与夏侯宗之等人在城头上观敌,看到秦兵声势浩大,军容整齐,在金墉城三里外列阵扎营,放眼望去,足有两万余人。

胡藩呈上刺史府的公文,杨安玄把原由说了一遍。夏侯宗之看过公文后,苦着脸道:“前来洛阳的秦军多达两万余人,洛阳城中守兵不足一万,如何抵挡?”

杨安玄伸手从身旁军兵手中夺过一杆长枪,在手中掂了掂,用力朝檀孤的后背掷出。

杨安玄让人拿来洛阳的地形图,道:“洛阳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有十二处城门,城墙屡遭战火多处破损,光靠万余人马确实难以抵挡姚秦大军。”

目光遥视洛阳方向,姚崇满怀豪情,自晋国朝庭南渡以来,洛阳数易其手,这座城池已成废墟。

在洛阳时,杨安玄没少到金墉城内游玩我,知道此城由三座小城构成,呈南北向长方形,各有墙垣,连接为一整组建筑,城内重楼飞阁遍布,远望有如天阕。

“无耻晋人,居然暗箭伤人。若不归降,届时……”话未说完,城墙上又一箭飞出。

从身旁护卫手中接过一面旌旗,檀孤左手持旌,催骑朝金墉城下驰去。

胡藩见夏侯宗之一脸惧色,心中暗自鄙夷,难怪他一天三次催促郗刺史发兵救援,根本没有御敌之心。

氐骑小心翼翼地沿着铜驼大街兜了一圈,然后四散探看,发现洛阳城内已然空空荡荡后。顺着马道驰上城墙,在城墙上驰行往北绕圈查探。

檀孤是姚崇手下的猛将,薛勃便是被他生擒,艺高人胆大,在众军面前,檀孤打算卖弄一下身手。

檀孤心悦诚服地拱手道:“齐公教训得是。”

风从铜驼大街上刮过,扬起地上的尘土,摇响齐云高塔檐角的铜铃,越添寂静。

“夏侯太守打算如何御敌?”杨安玄问道。

想起出征前天子交待自己,尽量不要损毁洛阳城中建筑,将来可能会将国都迁往洛阳。

战马离着金墉城百步远,来回驰聘了一回,在城下五十步外勒住战马,将手中旗插在地上,高声对着城头喊道:“晋人首领可在?”

当年接任河阳太守时,这位夏侯太守倨傲异常,派人清点官宅中的财物,生怕杨佺期多带了东西,杨安玄对这位夏侯太守好感欠奉。

…………

夏侯宗之眼神发亮,笑道:“若是据金墉城而守,秦兵势难攻破。待援军大至,秦兵自然退走。”

杨安玄暗恼,轻声对身旁的俞飞道:“瞅准时机,给这小子一箭。”

檀孤看似放浪,其实暗加小心,手一抬将旌旗抓在手中,旗帜一卷,将冷箭卷飞。

得知晋军放弃洛阳城,移戍金墉城时,姚崇抚须笑道:“晋人想凭弹丸之地阻我大军,简直是痴心妄想。儿郎们,待本公取了洛阳城,向天子为尔等请功。”

檀孤哈哈狂笑,用手指着杨安玄道:“无知小儿,你莫不是在说梦话。我大秦兵马势如破竹,轻取上洛……”

号角声声,腥红的大旗在风中飘舞,一队队秦兵整齐地排成方阵,盾牌如墙,长枪如林,战马往来驰聘,荡起股股烟尘。

夏侯宗之道:“兵粮倒是充裕,足可支撑万人三月之用,辎重亦不缺,就是守军太少。”

夏侯宗之愁眉不展地叹道:“杨将军所言甚是,秦兵来势汹汹,本官生恐洛阳有失,才一再向郗刺史求救。”

俞飞点头,退至旌旗之后,弯弓瞄准。

驰自西北角承明门处,发现里许外的小城旌旗飘舞,城垣之上披甲军士持刃巡逻。

皇初二年(公元395年,后秦计年,东晋是太元二十年),姚崇率军救援鲜卑首领薛勃,击败魏军,后薛勃叛被他所擒,俘获大量兵马,因功封为齐公。

杨安玄也不谦让,道:“夏侯太守放心,有愚在,金墉城万无一失。”

姚崇眼中闪过希冀,皇兄对他所说的话再度在耳边回响起,“崇弟,若你能夺下洛阳,朕便封你为王。”

“不错,秦兵占据上洛之后,洛阳百姓闻讯纷纷出逃,如今城中仅剩下老弱病残,无力帮着守城。”

双腿用力夹马腹,马儿人立而起,檀孤在马上直身,大喝返身准备用旗杆砸落身后的暗器。

哪料贯注了真气的长枪速度陡提,檀孤算错了时间,转身时枪尖便至肋下。

长枪穿肋而过,檀孤惨叫从马上坠落,挣扎不起。

空骑嘶鸣着奔回,姚崇脸色铁青,恶狠狠地道:“明日攻城,城破屠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