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操练水师(2/2)
桓石民逝后,桓玄年幼,荆州刺史被司马曜任命王忱接任。王忱,王国宝之弟也。
待看过刘衷精妙的箭术,周由心中暗凛,原本他没把刘衷放在心上,现在看来还真得加点小心,大话说出去了,别到时收不了场。
处理完公务,殷仲堪回到书房,从书堆中拿出封信,再度细瞧。
想到桓玄,殷仲堪露出恨恼之色,自己为借助桓家之势,对南郡公桓玄曲意结交,桓玄表面上与自己相睦,其实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中,放肆霸道。
巡江衙门每天都会收到商船送来的谢礼,平均下来也有五六百钱,还有各种东西。
周由劝说道,你们都是军中健儿,比那些募兵强出太多,正好有机会往上走,队长变屯长,什长变队长,岂不更妙。
杨安玄带着他参观巡江监,周由看到与杨安玄说笑的朱龄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周由听到杨安玄告诫刘衷,嘲讽道:“刘校尉,可惜那些跟了你的健儿,怕是没有机会出头了。”
火药味十足,杨安玄忙打圆场道:“胜败兵家常事。巡江监初建,朝庭给了五百兵额,有除了周校尉带来的几名队长、什长、伍长外,还有包括部司马、军侯在内的许多空缺,愚打算在军中挑选精干之人任用,到时候请朱兄弟做个见证。”
杨安玄按照约定,获胜方周由得到两名什长、五名伍长的任命权。至于队长以上的任命,杨安玄说得清楚,凭战功来取。
这段时间自己暗中与刘衷较劲,对军令阳奉阴违,本以为自己这些人是左卫军的人,过段时间仍能返回军中,杨将军能拿自己怎样,现在看来没那么简单。
正如杨安玄所料,两天后朱龄石带着几名随从骑马来到依河镇拜访杨安玄。
三百六十人分成两曲,周由和刘衷各领一曲。屯长、队长、什长到伍长皆是暂命。杨安玄发话最后的任命凭本事夺位置,人人都有机会。
钱被杨安玄让吏员购来猪肉、鱼肉等荤食,让军兵们改善伙食。送来的东西他分了下去,军兵们操练的劲头更大了。
十二月初一,巡江营
朱龄石欣然答允,对着刘衷道:“刘校尉,愚听杨兄说你箭法高明,愚有心请教一二。”
周由心中发苦,这岂不是称了刘衷的心意。杨将军和刘衷关系密切,分成两曲便起点相同了。
杨安玄指着刘衷道:“愚打算将巡江监分成两曲,由周校尉和刘校尉统率。将周校尉带来的水军与新募的兵丁打乱重新编制,半月一校看看谁操练的效果好。”
客商对江面上的安宁最有感触,往年这段时候江上贼人多如牛毛,总免不了钱消灾。
刘衷愤声道:“杨将军,此事不公。周校尉是水军出身,熟悉水上操练,愚当然不能比,应多给些时日才好。”
周由堆笑道:“朱将军放心,愚自当竭尽全力。”
于是桓玄买通尼支妙音向天子进言,让不通武事的“弱才”殷仲堪成为荆州刺史。
离过年不过一个多月,江上往来的船只比平日要繁忙,巡江监的船在大江上往来巡逻,加上前段日子逐水雁覆灭,大大地震慑了江贼,江面比往年平静了许多。
杨安玄道:“周校尉熟习水战,原本就占着先机,军中择健儿,并无不公之处。知耻而后勇,刘校尉你要加把劲了。”
不敢往下细思,信中王恭建议自己征召致仕的龙骧将军杨佺为臂助,合外镇之地抗衡朝堂,同时也能抑制桓家。
桓温逝后,其弟桓豁接任;桓豁逝后,其弟桓冲接替;桓冲逝后,桓豁之子桓石民接任,太元十四年(389年)桓石民逝,自桓温任荆州刺史至桓石民逝。桓家在荆州深耕四十五年,广施恩德,深得荆州百姓拥戴。
王恭在信中不无忧虑地道,“……愚恐黍离之悲不远矣。”
不出意料,周由所部获胜。
等桓玄含怒离开后,自己劝刘迈赶紧逃走,桓玄果然派人刺杀刘迈,要不是刘迈行动迅速,恐怕死在刺客的刀下。
殷仲堪独目(1)中闪过忧色,放下信长叹了一声。想起孝武帝对自己的信托,天子才三十几岁,怎么会突然之间就魇崩了呢?
刘衷大喜,躬身施礼道:“末将遵令。”
说起来自己与杨佺期有几分交情,杨佺期洛阳兵败自己还向天子替他求情,事后杨佺期曾派人送来礼物致谢。
杨家此时正在落难之时,锦上添何如雪中送炭,愚便写奏章请朝庭任命杨佺期为荆州司马。
提起笔来,殷仲堪没有先写奏章,而是声情并茂地给杨佺期写了封招揽信。
人情,要做到明处,让杨佺期感恩戴德,才能为己所用。
——
ps:注(1):殷仲堪之父患病多年,殷仲堪寝睡衣不解带,亲自学习医术,研究其精妙,手上沾有药物去擦眼泪,因此弄瞎了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