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上元灯节(1/2)
匆匆三年已过,转眼到了贞观六年上元节。
这三年里,由于李恪的练兵方式,让大唐将士战斗力直线上升,面对凶猛的突厥进犯,势如破竹般将之歼灭。
如今东突厥已定,所有人心情都很好。大唐百姓被上次的退让弄得愤恨不已,加上还有不少受害者,比如家人朋友被突厥杀死的。
如今,那些突厥人沦为了奴隶,还有不好好招待他们一番的道理,总而言之,尽管,那些看守的府兵已经很注意了,还是有不少突厥人被恶意地杀死了,近五十万奴隶一年后就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南方的水网建设已经开展,为了补充人手,苟延残喘的突厥再次遭受了大唐军队的光临,毕竟,大唐需要大量的奴隶给大唐进行基础建设。
作坊里,最原始的水泥也被生产出来了,首先得益的是长安,每条道路都变成了灰白色的水泥路,用一般的重兵器都砸不出印子来,还有就是长安附近的城墙都被水泥加固了一番。
终南山附近一个山头被圈了起来,专门生产水泥,然后运往各地,修筑道路桥梁,加固城墙,这一切,都要那些突厥奴隶来做。
这些奴隶的劳动力被严重压榨,换来的是大唐的蒸蒸日上。那些用上了不需要付钱的劳动力的士族,也不再成天叫嚣仁义了,毕竟,就算是皇家也是要过日子的。
上元节在以前,这样的节日只能从简操办,而今年的上元节,长安城内格外热闹。天下太平,外加府库充盈,民心思安,已经有了一派盛世气象。
长安街上悬挂着不知多少盏灯笼,形态各异,加上天空中绚烂的烟花,繁花似锦,宫城外不时传来欢呼喜庆声。
宫中照旧举行了一场宫宴,京中三品以上的大员都来赴宴,也算与民同乐。宴会举行的时间并不长,总得照顾到那些臣子的家人,总要让他们回家团聚一番才是。
宫宴结束,兴致高昂的李世民换上常服,携着长孙皇后,还有几个孩子一起出了宫。
作为皇帝,能够微服出行的机会并不多,可不像后世电视剧里,动不动就来个微服私访,每次出宫都有诸多手续,等到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晚饭也快消化完了,正好可以在夜市上弄点东西填填肚子。
李世民抱着还小的李治,一只手牵着长孙无垢,而长乐和豫章这些大点的公主则是跟着李恪,李泰紧紧跟在李恪后面,一直想参与到李恪的计划中,李恪并没有让他参与,而是给他安排了各种的学习,使李泰怨声载道。
李承乾一个人跟在后面,眼里看着前面的自己家人,心烦意乱,特别是看着这几年成长起来的李恪,让他有了危机感。
李承乾的想法李恪知道,为了避免出现李承乾错误的判断,李恪一直都在想办法应对,处处做到忍让。
太子妃苏氏看着心有郁结的李承乾也是无奈地摇摇头,跟在李承乾后面。
一大家子就这样浩浩荡荡出了宫门,在四周暗中保护的侍卫也都换上了普通服装,仔细观察周边的情况。
“三哥,我想要那个兔子灯!”来到朱雀大街,长乐公主李丽质指着前面的灯笼向李恪说道。
李恪笑了笑,向不远处的严庆点点头。
这些公主大部分都是和李恪关系最近,和李承乾李泰,基本就不怎么来往,更不要说多说几句话,这些让李承乾感觉自己好像不是她的亲大哥一般。
“我也要,我要那个莲花灯!”城阳公主也是跟着喊了起来。
“那个小灯笼很可爱,我想要!”临川公主也撒娇地拉了一下李恪的衣服。
李恪一点头,满足了她们的愿望。
几个小丫头激动无比,不一会儿就提了好几个灯笼。李泰也开心地提着一个莲花灯,拎在手上晃荡着。
“那边有猜灯谜的!三哥,我们过去看啊!”长乐叫了起来,转身对着后面的李泰说道,“四哥帮我多拿几个灯笼,我要把他们都挂在我房间里,肯定很好看!”
“好,那就去看看!”李泰无奈地摇摇头,没想到自己堂堂的四皇子,现在沦落都后面成跟班,可他还不敢拒绝,只要说个不字,就会换来李世民那恐怖的眼神,没办法,谁让自己不是小棉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