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水泥成功(1/2)
正在所有人为包安感到高兴,为他的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工匠精神感动的时候,曲亮来到了李恪身边。
“殿下,好消息,刚才传过来消息,经过多次的试验,水泥已经烧制好了,正好殿下在,等殿下过去开窖。”曲亮高兴地说道。
李恪命洪泰带领侍卫好好休息,准备接下来的训练,随后带上严庆、刘达跟随曲亮向水泥作坊赶去。
之前就是因为担心污染问题,李恪命曲亮将水泥作坊和玻璃作坊建在离工业区东百里的山边,那里有一个大型的石灰石矿早已经被曲亮买了下来。
李恪来到水泥作坊,段良工早已在窑前准备好了香烛纸钱,段良工父子拜祭完,李恪高喊一声:“开窑!”
两个专门负责开窑的工人便提着工具砸开窑门。
等工人取出来一些水泥,李恪便让段良工把窑门原先就做好的木门锁上,吩咐他让守卫严禁他人靠近这里,这才让俩工人把水泥搬到实验房。
李恪取来一些水泥,然后浇上些许水搅拌一下,感觉这水泥和二十一世纪的差不多。为了更快看见效果,李恪就把这水泥放在火上烤。烤了两三刻钟才取出来,李恪直接把那一块水泥块往地上扔。
哒、哒、哒
只见水泥如同石头一般在地上弹跳了几下。
“成了!”李恪激动地喊道。
段良工蹲在水泥块旁边,一边用木棍挑着水泥块观察一边向李恪问道:“殿下,这水泥块能有多硬?”
“这是用火烤的还不算硬,若是让里面的水分自然蒸发掉,还会更硬。不过这水泥的最重要的作用并不在于有多硬,而是在于它的可粘性。”李恪说道。
“殿下,玻璃出来了!”就在这时,曲亮来到李恪身边,激动地说道。
之前根据李恪提供的资料,制作的琉璃一直卖得很火,自从李恪有了轻工业分类目录这本书,又将玻璃作坊的技术改进,现在出来的玻璃才是通透无比的玻璃,虽然和现代生产的玻璃比还差很多,但在现在的大唐已经算是相当好的了。
李恪大喜,这才是亮瞎别人眼球的重头戏。话不多说,赶紧跑过去看看。
到了玻璃烧制作坊,专门负责把玻璃浆倒入模型的两个工人正抬着模型放在水平桌面上。
比起黑溜溜水泥块,这晶莹剔透的玻璃更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别说从未见过玻璃的段良工等众人,就连对玻璃司空见惯的李恪亦是激动不已,毕竟这是在连轻工业都落后的大唐。
如今,玻璃只需冷却后稍加打磨便可使用,砖头也早已在段良工的瓦窑那边烧制成功,钢筋已经在铁匠作坊铸造出来了一些,现在还在继续铸造当中,要建一栋现代化的楼房,就差研究出水泥和泥土沙粒合适的混合比例了。不过这问题不大,两三天就可以研究出来。
现在李恪着急的是工业区的建设,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得怎么搭?水泥柱的怎么起?砖头又得怎么砌?等等众多问题都需要李恪一一讲解,甚至是亲自示范。
这也没办法,李恪将来需要建设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每样材料的生产他现在都严格把关,自己只提供技术给曲亮,让他安排各个作坊的匠目制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从基础做起,然后就可以继续将技术改进。
并且李恪还有成立建筑施工队,这样更多的流民就可以有工作,只要形成一个产业化的连锁,需要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自然流民就会越来越少,当百姓都能赚到钱,存钱的时候,不就是安居乐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