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事未做,锅先甩!(2/2)
“这五项决议通过,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总算是要好起来了。”
张安平回应说:
“是啊,要好起来了。”
他心中哂笑,好起来?
暴风雨前有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给人一种万事大吉的错觉罢了!
他心说:必须搜集一些高层情报,让组织有应对的准备。
……
记者招待会后,戴春风就在饭店内下榻,他打发走了郑耀先和徐百川后,将张安平带去了包房,在装饰豪华的包房客厅中,和张安平展开了一场掏心掏肺的对话。
“局势,对我不公啊!”
戴春风幽幽的一声叹息打开了话匣子:“安平啊,我能否从军统脱身,就看你接下来的工作了。”
张安平疑惑道:
“局座,您这边……到底怎么回事?”
“按理说您有美国人的支持,而且对党国功勋卓著,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
“成也美国人,败也美国人!”
戴春风叹息道:“我啊,跟美国人关系太近了,这反而让校长误会,这一步,着实是……一步臭棋啊!”
戴春风依然认为是自己跟美国人的关系太密切,最终引起了侍从长的警惕,继而让他的谋划成空。
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托词。
他谋划失败,是因为他有着自成一系的征兆,而这是侍从长最最不愿意见到的!
可惜戴春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但张安平也不愿意说透,他凝声道:“可跟美国人关系密切的话,有助于恢复海军啊!”
“你啊,不懂!”戴春风又是一声轻叹。
看张安平脸色沉重,戴春风强笑道:“我都能接受这个现实,你怎么比我还难以接受?莫不是着急接班?”
张安平并未因为戴春风的玩笑而失措,反而认真的道:“我是认为对您不公!”
“这世界哪来的那么多公平?”
戴春风笑道:“再者说,我也不是没有希望了,校长的言下之意是只要军工这件事做完,他会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让我不要因为一时的失利而消沉。”
张安平立刻道:“局座放心,我接下来会盯着,绝对不会闹出幺蛾子!”
“有你盯着我自然放心——对了,上面有了决定,忠救军要改组了。”
张安平好奇:“哦?怎么个改组法?”
过去,戴春风谋求海军司令的职务,他设想中,这些军统的武装力量,日后会成为海军的骨干,如海军陆战队等等。
但谋求失败后,设想自然也就成空了。
“改组为交通警警总队,隶属交通部。”
张安平错愕:“啊?这不是浪费吗?!”
其实在45年年底,一部分别动军和忠救军(数量不多),就被改组为交通警察总队——其实那时候就是想拿掉军统武装力量的,但遭到了戴春风的激烈反对,最终只有一小部分改组。
不过这些部队看似进入了警序,但实则还是军统武装,负责铁路的保卫。
但他谋求海军司令失败后,便只能接受这个命运。
不过,这么做是有好处的。
“放心吧,虽然是交通警察的身份,但武装力量不会削弱,依然是由我们的人执掌——你觉得谁合适?”
戴春风明显是跟上面达成了默契,准确的说,其实是利益交换。
他终究不是拔了牙的老虎,上面也不想让其离心离德,改组归改组,领导权还是给了他。
但名不正言不顺,即便首任、次任的负责人是军统的人,是戴春风的人,可这支武装终究是隶属交通部的,时间久了,迟早会从军统的序列中被剥夺出去。
这一点,戴春风清楚,可是,清楚又能如何?
他为什么今天在招待会中“跪”?
不就是因为实在是没办法了嘛!
忠救军是张安平一手带大的孩子,如果是别人,他不介意这时候换人,但这是自己的外甥,对自己忠心耿耿,他还是要征询下张安平的意思。
“谁合适?”
张安平思索着说:“要不,还是让徐百川?”
“那就得让他从军职转为警职——嗯,就他吧。”戴春风同意了张安平的意见,随后轻描淡写道:“让沈最继续给他当副手吧。”
张安平神色如常没有说话。
“好了,说说你接下来的打算。”戴春风去掉了一块心病,认真问:“军工厂,你打算往哪里放?”
张安平心中一凛,心说:来了!
他从美国搞来的这些二手军工设备,可都是实打实的真家伙,一旦运行起来,源源不断的枪械、子弹、炮弹会从工厂出来。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怎么可能让这些东西成为阻碍祖国解放的帮凶?
所以,他早就想好了地方:
东北!
这些设备,都将运往东北!
最后在东北扎根。
可是,这个责任他是绝对不会背的。
所以,张安平道:
“目前我有两个打算。”
“第一,布置在重庆一线,将重庆打造成军工基地。”
“重庆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底子,人才方面更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这里毕竟是山区,原材料方面虽然可以通过长江航道运抵,可过于漫长了,而且未来的物资出货也不方便,要经过长江航道,再转向各区域。”
“我担心这方面会限制产能。”
戴春风微微点头,认可张安平的担心。
战时,有些事是不计成本的。
可平时,这些成本不得不考虑。
“第二,就是东北。”
“东北?”戴春风一愣,他没想到张安平会提出东北。
张安平点头:“我认为东北有非常好的底子,张大帅时期,打下了相当厚的工业底子,而日本人占据以后,也进一步完善了东北的这些工业体系。”
在张少帅时期,东北拥有自主制造武器、组装坦克的能力,甚至还有数百架飞机。
但九一八,东北军将这些拱手相让——很多东西都成为了支撑日本侵略中国的动力。
当然,苏联人现在在东北进行了让人痛恶的大搬迁,比方说年产步枪数十万的沈阳兵工厂,就被苏联人将其搬迁一空。
可尽管如此,底子是仍然在的!
戴春风认同道:“你说得对,东北确实有相当厚的底子,工厂重建后,应该能很快就发挥作用。”
张安平却苦笑:“可是,我也有担心!”
“什么担心?”
“听说共党正在往那边增兵,虽然老徐告诉我马上要达成五项协定了,但我总觉得……”张安平顿了顿:“战事,还是会爆发。”
戴春风赞赏的看了眼外甥,心说这混小子的战略目光是真的绝。
他品出了张安平的担心:“你担心东北失守?”
“嗯——如果真的失守,那我就是党国的罪人。”
戴春风大笑,觉得张安平杞人忧天。
“局座,您别笑,我辛辛苦苦弄来的东西,我可不想便宜了他们——所以我打算在这几天里拜访一下各位将军,另外我还想去一趟侍从室,就这些问题进行请教!”
张安平认认真真的道:“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宁可将这些东西运往重庆!”
“随你。”戴春风失笑道:
“你啊,太高看那边了!”
张安平没有继续辩解,但他的态度很坚定。
他的态度必须要坚定啊!
虽然他会可劲的鼓吹东北发展军工业的无数优势,但他一定要把锅先甩的干干净净。
等到未来,他就可以明目张胆的痛骂国军无能了。
“行了,我看你也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就带你拜访一下各位将军,你啊,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东北……”
戴春风傲然一笑:“你就看我国军在东北是如何剿灭共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