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驸马别院有不少银子开玩笑呢(2/2)
马皇后面露惊喜。
太子朱标眉头微皱,神色诧异。
驸马府刚找出的堆积如山稻米,那价值可是不低呀。
牛城本就毫无根基。
即便有私藏,有崇宁倾尽所有的填补。
又从成婚第一日起,开始经商。
或许能勉强凑出钱财,来购买这些稻米吧。
朱标猜测,这些新鲜稻米,应该是南方第一茬稻米。牛城是提前收购,才能及时运到驸马府的。
可此时。
若说牛城还有钱,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反正朱标是不信。
不过,若是有个千八百两白银,那倒是有可能的。
再多了,绝无可能。
踱步的朱元璋闻言,也是面露喜色。
但不过片刻,却是长叹了口气。
他与朱标所想,起始相差不多。
稻米来源也定义为,驸马牛城经商能力强,提前收购了新鲜稻米。
可后头就变了味道。
若驸马牛城还有藏银,万八千两的倒也可能,大致是买卖筹借等等,充个门面,表个忠君爱国的孝心。
可若是多了的话,那可就有大问题了。
用朱元璋的话:这银子是要咔嚓了牛城脑袋的。
不违法,不做乱。
很多银子,那就绝对不可能。
按密报记载,牛城的性格是比较胆小、怯懦的。
那这“很多”,怕只是个量词。
虚张声势罢了。
但朱元璋心里。
是很希望牛城有很多银子的,哪怕是做了什么必须砍头的事儿,但至少能解决黄河流域这攸关百姓的大事。
不过,他又怕牛城别院真的有很多钱。
不说别的,就冲着崇宁公主对驸马牛城那个劲儿,还有驸马牛城这恰到好处的表忠君爱国的孝道,老朱是打心眼里不想现在就咔嚓了牛城的。
哪怕那“传国玉玺”来路不明,可终究是为大明皇室正了个名儿。
这可都是功劳,让朱元璋打心眼里暖和的功劳。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朱元璋轻轻敲打着桌案,化解着心里的矛盾。
整个御书房,好似比方才更加沉闷了几分。
时间。
一分一秒流逝。
整整过了近半柱香的时间。
朱元璋方才缓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沉声说:“你去看看,数量清点好再回禀。”
“是,父皇!”
太子朱标微微点头,也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
他不敢片刻耽搁。
出宫后,策马疾驰。
不到一炷香已到了匣子巷。
在羽林卫的开路下,在满是跪拜的人群中。
他快步向前,终于进入了别院。
只是,当他望着那数十箱打开的金属箱时。
整个人如痴傻一般,愣在了原地。
“这……这他娘的是多少白银?!”
太子罕少的脏话从嘴中迸出。
朱标心中暗叹:牛城这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只可惜了,那兴致勃勃跟着羽林卫、宫女清点白银的崇宁公主。
不知道,她看到牛城人头落地时。
是否会记得。
今天,她寻这私房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