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剑言隐,藏青没(2/2)
视线顺着光幕向下看去,似乎还能看到七年前的那场血流成河,山主的血顺着藏青洞,沿着青山,流进了大河之中。
人世间的至强者,唯一的一位太清境高手,山主在诛仙阵的威势下竟然也挡不了分毫,他仅仅救出了剑仙的躯体,不料自己也落了个重伤的下场,如今更是没了踪迹。
红衣男子在藏青洞府前驻足了良久,面无起伏之色,眼中亦未惊起任何波澜,他又离开了,化作一道红芒,掠向另一座青山。
剑言洞比起藏青洞要显得清凉了许多,洞府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与藏青洞相比,剑言洞还有一处极为明显的不同,洞府前的封印不见了。
红衣男子不知在昆仑山生活了多少年,昔年,当他去往剑言洞,手掌轻轻碰触在山主留下的封印之上时,封印竟然陡然间破碎了,他走了进去。
剑言洞内没有所谓剑仙的身躯,只有一柄断剑的两截安静的躺在其中,红衣男子取走了带有剑柄的一截断剑,或者可以称之为残剑。
而红衣男子也是剑言洞封印破碎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其中的人,可剑仙的身躯去了哪里?难道随着天地飘散了?
红衣男子不愿意去想,他也没有琐碎的时间去想这些事情,他总是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冷漠之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冷漠的外表之下,尽是迷茫,迷茫得让自己恐惧,甚至想要躲起来,远离喧嚣。
剑言洞内的石壁上刻满了文字,这些文字更像是一首首诗。刻字的工具是剑,纵横间,蕴含剑道大义,诗中表达的是快意恩仇,是自由,是人性。这些全都出自一人之手。
剑仙,也有称他为诗仙,甚至有人将他叫做酒仙。他嗜酒如命,尤其最爱花雕,最长记录是连续痛饮了整整百日未曾间断,仅是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已是无人能够比肩。
剑仙有知己,也有红颜知己,却没有酒友,也没有剑友,实乃人生憾事。
“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剑仙在剑言洞墙壁之上所刻之字,或许这便是他的人生理念。
且说罗刹海那位剑圣,一生视剑仙为宿敌,剑道修为更已是炉火纯青,却依旧败给了剑仙。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剑修能够在剑仙的剑下走过二十个回合,除了罗刹海那位剑圣,硬生生的撑下了九九八十一的回合,终是落败。
从那以后三十年,剑圣一直蜗居于罗刹海,未曾离开半步,有人说他在苦修剑道,为的是将来与剑仙再战一场,夺回尊严。
红衣男子没有进入剑言洞,反而是在洞府之外,绕着宽阔的空地,来回走着,走了一圈又走一圈,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趋势。
直到某一刻,苍穹深处突然有一道惊雷炸响,红衣男子停住了脚步,举目望向苍穹下那一道明亮的雷光,心头竟然猛得颤了一下。
多少年了,他何曾有过这种反应,即便是面对着危及性命之灾,他亦何曾惧过,可是那雷光却让他有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之意,那是一种伤及灵魂的力量,像天道一般,不可逆转。
那道雷光仅仅是一瞬间便消失不见,长空一贫如洗,不见苍茫。
红衣男子的目光深如大海,眺望着远方的群山,目光极尽之处,竟有一座巍峨大山悬浮在云雾深处,也可以说那是一座飘浮着的岛,那是悬空岛,昆仑山的重地,青阳殿也是坐落在此。
悬空岛云雾缭绕,缥缈无踪,若非昆仑山极为重要之人,就算是普通弟子恐怕都很难寻到其踪影。当年女帝也想一登山门,窥探悬空岛真容,悬空岛乃是昆仑重地,本不该向外人开放,只是没想到山主竟然答应了女帝。
女帝在整个昆仑山穿行了整整十日,几乎寻遍了所有角落,就连缥缈云雾之中也未曾放过,可依旧没有见到悬空岛的踪影,只得无奈退去,从此悬空岛之名便传遍了世间,其缥缈神秘之程度,堪称昆仑界下第一。
至于女帝在昆仑山遍寻悬空岛而不得的事迹虽然传遍了天下,却无人敢明目张胆的再去宣扬此事,毕竟那是女帝,执掌生杀大权,一挥手便可屠尽万里生灵的大人物,谁敢乱传她的事迹。
云雾缥缈,悬空岛若隐若现,一道红光穿破层层云雾,身影渐渐隐没其中。